文 | 陳約瑟 實習心理師
你是否曾想要好好專心做事,但總是三不五時就拿起手機打開IG、FB、Youtube各滑了一輪,不知不覺過了好幾個小時?
常常在思考到底該怎麼放下手機 ?
若這情況嚴重到顯著影響你的生活,有可能是社群網站成瘾的徵兆。
社群網站成瘾(SNS Addiction)是指過度使用網路的交際功能,沉迷於在網路上建立、發展和維持親密關係,而忽略了現實中的人際關係的發展和維持,導致個體心理、社會功能的減損,並且具有如同物質成癮的耐受性、戒斷性等特徵。
然而若要稱之「成癮」必須要表現出顯著影響到心理功能與社交關係,具有橫跨時間的穩定性,並非單純花大量時間上網就算成癮喔!
<影響社群網站成癮的原因>
1.人格因子
#孤獨感 : 常常孤單寂寞覺得冷的人,期待在網路社群找到溫暖,並將網路社交視為可以緩解的方式。
#社交焦虑 : 比起面對面互動容易感到焦慮,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,在網路上的互動比較能夠有掌控性,但是如此也形成實體社交能力下降,越來越依賴社群網路的負向循環。
#自尊 : 自尊是對自己整體性的評價與看法,自尊高的個體比較不會在社群網站上成癮,而自尊較低者,試圖在虛擬世界讓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好一些,不過總是事與願違,但仍希望在網路上能夠改善低自尊。
2.關係因子
#父母教養 : 嚴厲懲罰、過度干涉、過度保護越高,更有可能導致對社群網站成癮。
#缺乏社會支持 : 人際關係疏離、緊張,也很可能導致個體再次回到網路中尋求慰藉。
<社群網站成癮的後果>
1.認知與情緒
負向的自我認知覺得社群上其他人都過比較快樂、成功、幸福,越看越覺得自己的人生失敗,幸福感降低。
負向身體形象 : 容易在社群上與他人做社會比較,覺得網美、網紅身材很好,更加深對自己身體的不滿。
2.行為
社群網站成癮者網者往往出現專注力下降的問題,導致其容易分心,影響了工作表現。除此之外睡眠品質也容易受影響,出現失眠的症狀。
<如何改變>
1.自我調適
#調整訊息通知 : 主動過濾訊息,不讓自己被演算法所操弄。
#正念練習 : 學習與自己獨處,並且不帶批判的接納自己的感受,給自己每天一些時間,練習用社群軟體以外的管道來調適情緒。
2.專業協助
#個別心理諮商 : 讓心理師來協助調整原本對網路的認知扭曲,並且在心理師的陪伴下恢復建立真實關係的能力。
#團體心理諮商 : 團體做為一個社會的縮影,能夠透過在互動中反思與成長,原先希望透過在網路消解孤獨感的個體,可以在團體中體會到有別於過去的關係經驗。
若你或身邊的親友有類似文章中的徵兆,可能要多留意使用社群網站的情形,若已經嚴重到影響到生活與人際,已經獨自面對許久的你,或許也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,試著讓心理師協助,與你一起找回與人的連結,放下手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