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還記得在上一篇「此劇非彼劇!一起來認識「心理劇」吧!」談過什麼是心理劇嗎?心理劇雖也有所謂的舞台、主角、角色扮演,運用了戲劇的元素,但與戲劇表演仍有一些差異;心理劇沒有既定的劇本,主要目的在透過心理劇的技巧,以行動經驗的方式引導主角在舞台上探索其困擾與內在世界。
在心靈舞台上,我們可以跨越時空,可以到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可以處理童年的受傷與失落、增進親密關係的互動、解開職場人際的壓迫或糾結,也能探索自己內在的矛盾與昏混亂,好好照顧自己內在的孩子,接納那個不用完美也很好的自己。
心理劇真的對親密關係有幫助嗎?有什麼幫助呢?
透過心理劇可以增加對關係互動的理解,連結未被你意識到的感受與經驗
怡芳發現自己常跟男友陷入類似的吵架循環,好像知道為何而吵,但卻也打破不了這樣的循環,總懷疑男友到底是否愛自己,且慢慢的也對關係感到有些心灰意冷;
即將迎接新的一年,身邊親友都在規劃著跨年活動,怡芳也期待著...
男友:「ㄜ…不用啦! 我想回家休息,隔天再看去哪裡」
怡芳:「為什麼?你都不會想要跟我一起過嗎?」
男友:「不是啊........」
怡芳:「你就是不夠愛我,比較愛你自己....」
在心理劇中經歷
場景1 呈現跟男友的爭執
導演讓怡芳重現最近一次的爭執場景,找出團體夥伴扮演男友及自己,透過角色交換,讓怡芳進入男友的角色,去感受男友在關係互動中的感覺與想法;在角色交換過程中,怡芳感受到原來男友不是不重視自己的,男友其實怕她失望、不希望她等得很累,更擔心在自己疲累時無法好好陪伴怡芳,原來男友想約隔天的背後有這些擔心與害怕,也是為了保護這段關係。
場景2 不被愛的感覺,想到過去與母親的互動
怡芳也在過程當中,透過鏡觀(註一)發現自己被拒絕、不被重視的感覺原來與母女關係有關,想起小時候媽媽常答應要帶宜芳出去玩後,卻又因工作而食言,因工作常把自己丟給阿姨照顧,媽媽在家想跟媽媽講學校的事情時,感到媽媽反應冷淡、興趣缺缺,只說自己很累了,感到被拒絕,覺得媽媽根本就不在乎自己;邀請其他團體夥伴扮演媽媽,跟媽媽表達自己的失望、委屈、生氣,經過情緒宣洩後,重新跟媽媽對話與連結。
重回場景1 開啟新互動
最後再次回到跟男友吵架的場景,發現有些感覺不同了,對於關係的不安與害怕對方不愛自己的感覺減少了,更能好好的在當下跟男友互動與回應。
可以喔!心理劇也適合處理失落的議題,也可以一起探索放不下的糾結裡面有什麼,透過具像化的方式呈現內在糾結的各種聲音。
君雅跟男友分手半年,不時想起對方,兩人偶有聯繫,感覺到對方的關心,總有種若有似無的感覺,覺得對方好像對自己還有感情,仍抱著期待,但當試圖更靠近與試探對方對關係的想法時,對方卻是不回應的逃開,讓君雅感到很痛苦。
透過心理劇呈現君雅內在的各種聲音跟感覺,對前男友的不捨與依戀,因對方很懂自己與能提供支持、很多的困惑,難以接受前男友突然的提分手、感到對方難以捉摸,不在值得信任、被拋棄與背叛的生氣、該放手了,為何還不放手的指責自己的聲音、還有對感情無常的無奈與失落。
發現自己被內在的聲音搞得混亂、無力、有種被困住的感覺,經過探索跟自己內在的聲音對話,及透過行動擺脫被困住的感受、宣洩對前男友的憤怒,疏通與統整自己的感受後,對此關係有真正的看見,真正地能在心裡接受,並哀悼關係的結束。
在心理劇中,我們找回自己,找到關係裡舒適的位子
在心理劇的心靈舞台中,以主角為中心,展現主角的內在世界,
不用擔心是否符合真實世界,在這裡你可以展現生氣、難過、委屈,你可以拒絕傷害你的人,你可以哀悼與道別後,繼續前行,有更多的自由與彈性去因應生活,減少在關係裡的不安與受傷,更能感受到連結與愛的存在。
你,準備好體驗心理劇了嗎?
註一:「鏡觀」為心理劇常用的技巧之一,主角離開舞台從遠處觀看演出,可增加對於整個過程的不同理解、有助擴展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