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羅善莉 心理師
「你周末晚上有空嗎?」
面對他人開口詢問,你打開google日曆,滿滿的被標上許多工作事項、應酬聚會,連假日也不例外,就僅剩那個被問到的周末晚上是空白的。你原本想著那個晚上終於可以喘口氣,就待在家裡好好休息......
但看著那塊空白,你覺得好像好難開口說出「我沒空耶。」
好像很難把自己想休息、想做自己的安排當作「有事」。
人生中有好多事情要做,學業、事業、家庭、朋友、愛情......在每個人的心裡,都有各自的優先順序,依照自己心中的重要程度、緊急程度、方便程度等等標準來安排時間表。
那麼「自己」通常會被你排在什麼順序和位置呢?
時常我們覺得「該做的事太多」、「想各方兼顧」,或是有時是不好意思拒絕他人,於是我們自己被越排越後面。
想要好好放空休息──之後有時間再說吧。
想要漫無目的地自己走一走透透氣──之後有時間再去吧。
想要好好做自己喜歡的事──之後有時間再做吧。
但其實好好照顧自己,也值得被放進「該做的事」裡。當想要兼顧各個方面時,別忘了兼顧到自己。
若時常忘了留時間給自己,久而久之除了感到疲憊,力氣越來越耗竭,明明好像過得忙碌而充實,卻會莫名湧起一股茫然和空洞,偶爾回過頭忍不住想著「我是誰?我在哪?」
這並非自私,並非是要變成完全不顧慮他人,而是當你能好好尊重和照顧自己時,你更能夠有能量去面對重要的人事物。
也許是好好睡一覺,好好享受一杯咖啡,好好專注的看劇,為自己安排需要或喜歡的事。
把自己當一回事,好好感受自己的需要。
你可以休息,你可以有自己的空間,和自己真實的感覺在一起。在放鬆和投入的過程, 滋養自己,力量將從內在油然而生。
在努力忙碌的同時,勇敢地把自己排進行事曆裡吧!